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你还在反刍么

话说这天身为人力资源副总监的如花中午忙着赶个报告一天连饭都没顾上吃, 好不容易今天是个周五提早一个小时下班却遭遇堵车,终于在新闻联播开幕前疲惫不堪的回到家,打开电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再也不想动弹。这时老公突然打来电 话,告诉她自己可能会很晚回家。如花更觉泄气地陷在沙发里,失望烦躁的她忽然想起了这几周丈夫也经常突然说要晚回来,一种丈夫对她不忠的怀疑油然而生,她 企图说服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但是电话背景中一些女人的笑声却让她脑海中的想象越来越栩栩如生。

此时,如花感到更加沮丧、失望和难过……但这一切刚刚开始,她的想象力就像一辆失控的过山车,带 着她迅速穿越到未来:背叛、争吵、冷战、分居、离婚甚至之后一个人的落寞,一切都真实的似乎触手可及。如花越想越难过,她更多回想起那些被丈夫冷落的情 景,更加体味到现在的孤独和无助。突然,泪水盈满了如花的眼眶,她极力要想清楚自己该怎麽办,却越来越不知所措……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嘲笑如花庸人自扰、太过敏感,但是你难道没有过因为臆想 第二天客户生动鲜明的拒绝表情而辗转难眠么?难道你没有过因为极力不让自己在受伤后太过痛苦反而碎碎念最终无法自拔么?难道我们真的对痛苦上瘾?难道自我 折磨真的能给我们带来某些难以觉察的好处?其实,像如花这般在一种情绪或思维里不断较真儿,转圈儿就是常说的情感反刍。

人是一种不甘于现状的动物,看看我们的生活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在忙碌地 设定着目标,忙碌地奔向目标,而在这过程中驱动我们的最大动力往往是内心的不满意,所以我们不能甘心的等在原地无所作为。对于一些可以改变的事情,这样的 行动模式是相当有效的,比如追求成功与金钱,但是对于情感问题这样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比如当我们的内心痛苦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也肯定不会满意这样 的状态,于是我们会希望自己变得快乐、平静、不再胡思乱想甚至至少不要像现在这么痛苦,于是我们就开始追问,“我怎么那么痛苦?”,“为什么还是这么痛 苦?”,“我到底是怎么了?” 不会停歇的大脑似乎通过这样的追问来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这样的纠结中我们无意中饲喂了痛苦更多的养料──关注,难怪它不见消失反而越加茂盛。

最让人担心的是,在我们极富想象力的大脑在加工这些信念的时候,它们真的 就变得越来越栩栩如生起来,“不会有人再那么爱我了,我将注定孤独一辈子,客户肯定会让我死得很难看……”然后你的大脑就更加不能放弃这样的固 执的反刍,不仅因为事情看上去变得越来越真切严重,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如此的思考未来的种种可能我们才让在即感觉到不是坐以待毙,也没有放弃努力。看似我们 在积极的解决问题但是这样的模式似乎除了让我们情感衰弱,睡眠失调外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积极作用,因为有些问题不是只在大脑中盘旋就有解决方案的。

这样的反刍会让我们不是沉浸在过去就是迷失在未来,除了内心此刻的纠结而 对周围的一切一无所知,也正因为失去了和当下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们更是成为了在情感和想象中飘荡的芦苇,没了根基和着落。于是反刍让我们衰弱而衰弱的我们 似乎也只能靠反刍来解决问题,失去了行动的力量。所以如果这时的你能够做一件事的话,那就是找到任何可以帮助你回到现实的方法,也许是一项转移注意的活 动,也许是几次深呼吸,平静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能帮助我们客观现实的面对问题,而后者才是一切解决的基础。
顶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