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女教师每周开车2小时下乡教书工资不够油费




下午3点多,张老师在为六年级二班的孩子们上课。

“每周开着宝马车在万州区和罗田镇来回,估计这位女老师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付油费哟!”万州区罗田镇办公室黄主任算过这笔账。

他不明白:一个住在重庆主城的有钱人,为啥不在城里享福,反而甘愿跑来乡下受罪———要知道,光是在山路上颠簸,也要2.5个小时。

他更明白:折岩村破旧简陋的瓦房村小,雨天漏雨难挡风吹,根本留不住老师,为何却留住了她,还是整整一年?

这个开着宝马车进山村教书的女教师,到底是谁?

前日,重庆晚报记者赶往罗田镇,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

第一处教学地点

折岩村尖石小学

瓦房学校仅有5间教室,城里老师呆了1年

罗田镇距离万州城区有70多公里,与湖北接壤。

昨晨6点半,记者驱车赶赴罗田镇,天下着细雨,泥泞车道让车子一路抖动,几度让人头晕目眩,险些晕车呕吐。

行车两个多小时后,记者来到了折岩村村小———尖石小学。

学校没有国旗,两扇大铁门已经生锈,两个篮球架立在满是杂草的操场上。校舍由三处瓦房和一处石头墙围成一个四方形,全校教室总共只有5间,都是瓦房,如今只使用了其中3间,两个幼儿班,一个一年级,总人数不过20多人,全校只剩下两个老师。

雨还在下,一名女学生向村小负责人向诗培老师报告:“我的座位上面在滴雨!”向老师赶紧过去,帮她移动了位置。

“村里读书的孩子陆续合并去马头完全小学了。前年,张老师在这里教书的时候,这儿还有好几个年级哦。”向老师口中的张老师,正是我们要找的、那位开着宝马车来村里教书的女老师。


向老师回忆,张老师约1.6米,穿着朴实,是前年8月31日来到学校任教的,担任5年级老师,每科都教,任教一年后才离开。

向老师打开了张老师曾经居住的卧室:10平方米左右,四扇窗户玻璃少了一半,大门一大半坏掉。“她当时住进来时,自己动手用铁片补门,用纸当玻璃,还买来窗帘等布置了一下,设置出简易卫生间、厨房。但屋里没空调、没冰箱,条件完全无法和城里比;而且村里没有卖菜的,张老师大多是从城里开车带进来,饭菜都得自己烧。”

向老师说,平时上课,张老师还用笔记本电脑放音乐给学生听;孩子们都喜欢她,得知老师有时没菜吃了,便从自己家里带菜给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