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警惕食源性致病菌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使人致病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危害对象是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免疫力低下新生儿,可引起严重的菌血症、脑膜炎、小肠结肠炎,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和死亡,感染死亡率高达20至50%。2004年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经过风险性评估将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共同列为婴幼儿配方奶粉A类致病菌。

  阪崎肠杆菌是属于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一种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在自然界的污染来源尚不清楚,但它在食品中分布较广泛。目前还不能确定该菌的宿主和传播途径,但多起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表明婴儿配方奶粉是目前发现的主要感染源。

  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在不同地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出率在2至22.7%之间。

  目前已知有三种途径可以导致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1.通过生产婴儿配方奶粉的原料;2.在巴氏杀菌后配方粉污染或其他添加剂干粉带入;3.喂养婴儿前被污染。

  近年来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降低我国婴幼儿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危险性需要政府、生产者、消费者共同关注和充分重视。

  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控制阪崎肠杆菌危险性的建议如下:

  1.应对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特别是高危人群(出生28天以内、早产儿、低体重儿和免疫缺陷的婴幼儿)提出警示:配方乳粉并不是灭菌产品,有可能被病原菌污染引起疾病。

  2.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婴儿奶粉、婴儿米粉等婴幼儿食品中阪崎肠杆菌微生物限量标准,并开展经常性监督监测。

  3.婴儿配方食品的生产厂家应制定加工、使用和操作婴儿配方食品的导则,严格选择配方粉中所用各种原料的供应商,对原料进行批批检验,生产者应开展对婴儿配方食品生产环境监测,以确保原料和加工过程的安全。

  4.从确保婴幼儿食品微生物安全角度考虑,建议消费者宜用开水冲调婴儿配方食品(有研究表明开水温度应高于70℃),如有剩余应放置冰箱保存,再次食用前最好重新加热。
返回列表